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文物追索和返还对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以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为契机,构建完善的文物追索返还制度,为文物追索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
建议:一、拓宽流失文物追索的主体范围,构建多层次文物追索体系。将与文物历史相关的民间基金会和基层群众组织也列为适格主体,扩展文物追索的诉讼主体范围。成立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下辖的专门的文物追索机构,同时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允许民间基金会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提起文物追索诉讼,构建包含公、私主体的多层次文物追索机构和返还系统。
二、增设追索文物目录制度,完善流失文物信息档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为契机,增设官方权威性的流失文物追索目录制度,规定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流失文物的追索目录,开展流失文物的普查,并要求地方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进行流失文物的信息整理和上报,同时赋予外交机关对海外流失文物信息进行搜集和汇报的职权。
三、建立社会公众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掌握流失文物的信息。建立涵盖境内外的流失文物社会报告制度,设立专门的对接部门,接受境内外社会公众对可能属于流失文物的信息举报,并依法进行核实,对于能够确定的流失文物应将其纳入流失文物追索目录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追索。
四、明确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划分标准,为文物追索提供指引。在文物追索诉讼中,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划分复杂且重要,关乎案件的管辖和准据法依据。因此,建议在《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5条细化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种类,明确敦煌壁画、十二生肖兽首等不动产附着物即便与不动产相剥离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为比较法上存有争议的文物划分确定识别依据,为追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和指引。
当前,民族融合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利用中仍存在保护力量有限等问题。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遗迹保护力量,民族地区高校加强考古文博专业人才培养,吸引更多学生报考相关专业。
二、提高保护意识,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制定整体保护利用规划和最适合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三、加强教育宣传,打造复合型民族融合历史文化遗迹传播矩阵,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遗迹全面、正确的认识。
四、加强不同地区专家及学者的交流研究,增进对民族地区及偏远地区历史遗迹的研究,促进当地专业人才成长。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线性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景观等关注不够。建议
一、构建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为主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为重要组成的法律法规有机整体。
二、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调查以及社会公众建议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认定制度,分类制定权责清晰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管理制度,推动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
三、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机制,健全严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监督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泽华:支持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共享盛名的,还有坐落在今成都市区西北部的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具备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要求,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全力以赴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准备工作。建议
一、在国家层面尽早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确定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
二、由国家文物局加大对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指导和支持,国家相关部委从政策、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一、将中国戏曲博物馆建设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开启中国戏曲博物馆的前期论证和规划工作。
二、利用全国文化中心的地理优势,在北京设立总馆,将其打造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性建筑。
三、中国戏曲博物馆定位为集所有剧种参观普及、对外交流、非遗传承等于一体的戏曲“百科全书”,全面展示中国戏曲发展历史、剧种特点、名家大师等各项内容。
四、主管部门在全国各省市广泛征集地方戏剧音像数据或戏曲文物藏品,梳理各地区、各剧种珍贵戏曲文物文献资源台账。
近年来,话剧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与话剧市场火爆态势相比,用以表彰话剧精品和话剧艺术工作者的专业奖项设立并不健全。建议
一、恢复独立设置全国话剧类专业奖项,评选和表彰优秀话剧作品和从业者。奖项设置要符合舞台艺术规律和实际,既有剧目奖,也有表演奖和编剧、导演、设计等单项奖,通过奖项设置形成正向引导。
三、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提升获奖者和获奖作品的荣誉感,同时可考虑职称评定加分等与个人职业发展挂钩的方式。注重廉洁办奖,突出公平公正原则,加大评选过程的公开透明力度。
近年来,各级文艺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建议
一、建立文艺志愿者数据库,搭建文化需求匹配数字平台。组建由专业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大中专学生等组成的文艺志愿者队伍,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
二、创新文艺志愿者工作模式,打造常态化志愿服务品牌。按照“一村一策、一乡一品”的原则,组织文艺志愿者分批次、分阶段进驻乡村,定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培训。
三、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完善跟踪评估体系,构建良好宣传保障机制,定期对“驻村到乡”接力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及调整优化。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冰雪旅游的地理、气候优势和深厚底蕴,应以冰雪旅游引领力赋能振兴发展。建议
一、国家层面制定冰雪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冰雪旅游的开发、建设、管理等进行顶层设计,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冰雪旅游新格局。
二、对相关票价进行规范和补贴,增强冰雪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大对冰雪旅游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强国内冰雪游对出境冰雪游的竞争力,促进相关地区发展。
三、面向世界加大中国冰雪旅游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冰雪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中国冰雪旅游,打造我国高品质、国际化冰雪旅游形象。
在一些乡村,气排球是当地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并带动了地方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建议
一、充分利用气排球运动的特殊功能,把场地建设、赛事组织、百姓参与纳入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划中,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完善以气排球等体育活动为桥梁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在机构设置上逐步完善体制保障,人员编制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地方配备或培训乡村、社区文体指导员等专门人才。
三、发挥政府在气排球等体育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使气排球赛等体育赛事和活动成为吸引民间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媒介。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议
一、举办高端赛事活动。坚持举办“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和“武当流大赛”,定期举办“天下太极归宗”拜谒张三丰祖师活动以及全国武术锦标赛。
二、加快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家驻外使领馆、文化中心等合作,在国外建立武当武术教学站点、培训机构。
三、参与公共外交活动。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精心组织、积极参与感知中国、文化中国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
四、加大对文武学校的支持力度,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产业链,积极培养武术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人才。vsport官网vsport官网vsport官网